112學年度第2學期教師著作目錄管理系統 
您好!!  
>>教師著作目錄查詢

  1. 【查詢】按鈕:請先選擇學院→系所→教師,輸入起迄年或不輸入起迄年,再點選【查詢】即完成。
  2. 【進階查詢】按鈕:採用組合查詢的方式。
  3. 【匯出Word檔】按鈕:匯出教師【個人】著作資料。
搜尋條件:著作類別->全部著作 | 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 系所->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教師姓名->Lin Chung-Hsi
      
         西元年      
林崇熙老師的論文著述

一、學術期刊論文

  1. 林崇熙, 2022, 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博物館的反身式觀點, 科技博物, Vol.26, No.1, pp.5-28.
  2. 林崇熙, 2017, 水文化資產:從工程治理到文化治理, 水資源管理會刊, Vol.19, No.1, pp.30-37.
  3. 林崇熙, 2014, 以文化模式拯救蒐藏, 博物館與文化, No.7, pp.25-57.
  4. 林崇熙, 2013, 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 博物館與文化, No. 6, pp. 3-34.
  5. 林崇熙, 2012, 以新文化保存舊產業:文化生態觀點的產業文化資產保存,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22, pp.67-78.
  6. 林崇熙, 2012, 古蹟保存的生命真實性,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20, pp.51-68.
  7. 林崇熙, 2012, 工業遺產的核心價值與特殊利基, 城市建築, 2012年, No.3.
  8. 林崇熙, 2011, 科學渴望文化—民國一百年科學史, 科學發展, No.457, pp.10-13. (其他)
  9. 林崇熙, 2010, 文化資產的價值營造,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13, pp.41-56. (其他)
  10. 林崇熙, 2009, 文化資產做為一種新科學,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10, pp.13-28.
  11. Lin, Chung-hsi, 2009, The Silenced Technology- the Beauty and Sorrow of Reassembled Cars,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No.7, pp.91-131. (其他)
  12. 林崇熙, 2008, 揭露的緊張:科學展示的想像與神話化, 科技、醫療與社會, No.7, pp.21-68.
  13. 林崇熙, 2008, 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 文資學報, No.4, pp.1-26.
  14. 林崇熙, 2008, 徒法不足以自行─考古遺址、地方知識與社會想像,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No.5, pp.36-46. (其他)
  15. 林崇熙, 2008, 殖民產業的現代性與現代產業的後殖民性, 國立台灣博物館學刊, Vol.61, No.1, pp.37-82.
  16. 林崇熙, 2008, 科技就是風險, 科學發展月刊, No.421, pp.60-63.
  17. 林崇熙, 2007, 雲林意識的形成:一個多元辯證的地方感, 雲林文獻, No.49, pp.89-105. (其他)
  18. 林崇熙, 2007, 灰色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動力基地, 博物館學季刊, Vol.21, No.4, pp.5-25. (其他)
  19. 林崇熙, 2007, 台灣鐵道文化資產的發展策略, 捷運技術, No.37, pp.37-54. (其他)
  20. 林崇熙, 2007, 文化資產詮釋的政治性格與公共論壇化,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Vol.1, No.1, pp.64-76.
  21. 林崇熙, 2006, 前典範時期的台灣文化資產保存─鹿港龍山寺修復爭議的觀察, 歷史文物, No. 152, pp. 45-53. (其他)
  22. 林崇熙, 2006, 文化產業與文化商業化的辯證, 美育, No.154, pp.28-39. (其他)
  23. 林崇熙, 2005, 新文化、新產業、與產業文化資產的共生創造:以糖廠保存再生為例, 科技博物, Vol. 9, No. 2, pp. 71-90.
  24. 林崇熙, 2005, 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 博物館學季刊, Vol. 19, No. 3, pp. 7-23.
  25. 林崇熙, 2005, 產業文化資產的消逝、形成、與尷尬, 科技博物, Vol. 9, No. 1, pp. 65-91.
  26. 林崇熙, 2003, 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 博物館學季刊, Vol. 17, No. 2, pp. 7-24.
  27. 林崇熙, 2002, 噤聲的技術--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 科技博物, Vol. 6, No. 4, pp. 34-58.
  28. 林崇熙, 2001, 脈絡性的技術──頡頏國家的拼裝車, 新史學, Vol. 12, No. 4, pp. 75-120.
  29. 林崇熙, 2001, 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 科技,醫療與社會, Vol. 1, pp. 1-42.
  30. 林崇熙, 2000, 從「兩種文化」到「科技與社會」, 通識教育季刊, Vol. 72, No. 4, pp. 39-58.
  31. 林崇熙, 1999, 社會變遷下的歷史建築─以雲林縣為例, 雲林文獻, Vol. 43, pp. 11-45.
  32. 林崇熙, 1998, 科技的性別政治/性別政治的科技, 科技博物, Vol. 2, No.1, pp. 71-85.
  33. 林崇熙, 1998, 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 台灣社會研究, Vol. 32, pp. 1-37.
  34. 林崇熙, 1998, 歷史性測量儀器之典藏研究, 科技博物, Vol.2, No.5, pp.46-67.
  35. 林崇熙, 1997, 台灣工業發展的另類思考架構, 科技博物, Vol. 1, No. 1, pp. 86-105.
  36. 林崇熙, 1997, AIDS,省府虛級化,與B型肝炎疫苗: 科學知識在台灣的一種社會建構歷程, 新史學, Vol. 8, No. 1, pp. 89-134.
  37. 林崇熙, 傅大為, 1995, 歷史中的台灣科學-關於「台灣科學史」研究的回顧與檢討, 新史學, Vol. 6, No. 4, pp. 165-199.
  38. Lin, Chunghsi, 1994, The Social Contingenc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Government, in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ol. 3, No.2(199), pp. 1-66.
二、研討會論文
  1. 林崇熙, 2024, 教育應以終身教育為主軸:多重教育落差中的社大新角色, 「公民養成的學習設計:社大的制度與方法」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 2024/01/19-20,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台北市.
  2. 林崇熙, 2023, 必需是社會設計:一個文化統合性的教育觀點〉(2023年10月14日), 2023ADCS 亞洲設計文化學會會議, 2023/10/14, 亞洲設計文化學會, 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3. 林崇熙, 2023, 通識教育的開創性角色:對當前大學困境的解決方案, 通識教育理念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公民素養的教與學, 2023/06/27,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高雄市.
  4. 林崇熙, 2022, 文化路徑與博物館的相互涵化與培力:一種公共性的開展, 2022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 2022/10/27-28,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市.
  5. 林崇熙, 2022, 博物館公共參與何以如此困難?, 參與、合作、近用、平權:2022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 2022/10/06-07,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市.
  6. 林崇熙, 2022, 重構基礎研究:多元科技發展模式之分析, 2022第十四屆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2022/09/17-18,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花蓮縣,東華大學.
  7. 林崇熙, 2021, 如何在地, 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2021/12/03-04, 國立屏東大學, 屏東市,屏東大學.
  8. 林崇熙, 2021, 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博物館的反身式觀點, 2021博物館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1/10/27-29,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市.
  9. 林崇熙, 2021, 灰色科技:一個類型學芻議, 2021年臺灣STS年會, 2021/08/23-26, 臺灣STS學會, 線上.
  10. 林崇熙, 2021, 經營文化資產價值與真實性:一個認識論觀點, 第21屆山海觀文化資產研討會, 2021/06/03-04, 文化資產維護系, 雲林縣, 雲林科技大學.
  11. 謝昆霖, 林崇熙, 陳政宏, 李天健, 2020, 前瞻實驗高等教育芻議:臺灣的在地思辨, 「中小學實驗教育的延伸與完成:另類高教的國際視野與在地設計」研討會, 2020/12/05, 臺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 新竹市,清華大學.
  12. 林崇熙, 2019, 「地方」辯證中的社區大學:一個知識論芻議, 2019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社會重建與在地實踐, 2019/12/26-27,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宜蘭縣,宜蘭大學.
  13. 林崇熙, 2019, 技術物的生命史類型學:一個博物館觀點, 台灣STS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9/04/20-21, 台灣STS學會, 高雄市.
  14. 林崇熙, 2018, From Law to law: 文化資產保存作為社會想像與複雜事業, 時代文資:第18屆山海觀文化資產研討會, 2018/05/1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雲林縣,雲科大.
  15. 林崇熙, 2018, 更老的科技:一個文化觀點, 第10屆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年會, 2018/04/14-15, 成功大學STM中心, 台南市,成大.
  16. 林崇熙, 2017, 敘事保存:水文化資產的啟示, 文化山海觀研討會, 2017/05/19-2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17. 林崇熙, 2017, 從科技物到文化物, 台灣STS學會第九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7/03/25-26, 台灣STS學會, 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
  18. 林崇熙, 2017, 文化資產保存3.0:人與自然共構的文化生態系統, 水文化資產國際交流論壇, 2017/02/1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19. 林崇熙, 2016, 博物館化大學:一個文化治理觀點, 2016大學博物館國際研討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亞太分會年會聯合研討會, 2016/11/08-10, 成功大學博物館, 台南市,成功大學.
  20. 林崇熙, 2016, 科技文化複合人:一個STS方法論芻議, 台灣STS學會第八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 2016/03/25-26, 台灣STS學會, 台南市,成功大學.
  21. 林崇熙, 2015, 傳統文化真實性的多元辯證, 「遺產化的南島文化?」工作坊, 2015/06/14,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北市.
  22. 林崇熙, 2015, 環評之為結構性災難:一個不確定領域的知識論, 台灣STS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 2015/03/27-28,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23. 林崇熙, 2014, 超越科學國族主義:環評困境的知識論探討, 台灣STS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 2014/03/22-23, 交通大學, 新竹市:交通大學.
  24. 林崇熙, 2013, 後生產情境的產業文化資產再發展:TADA回顧與展望, 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建築遺產再利用研討會, 2013/07/22-25, 國家文物局, 天津市.
  25. 林崇熙, 2013, 從文物修復到人心修復, 第13屆文化山海觀學術研討會, 2013/05/03-04,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
  26. 林崇熙, 2013, 事實、真實、現實與落實:一個文化觀點的環評知識論, 第五屆台灣STS學會年會, 2013/03/23-24, 台大哲學系, 台北市,台灣大學.
  27. 林崇熙, 2012, 科學教育渴望文化, 第28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2012/12/13-1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
  28. 林崇熙, 2012, 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與再出發:一個文化生態式的思考, 第十二屆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 2012/05/04-05,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
  29. 林崇熙, 2012, 從科技治理到文化治理, 2021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2012/04/14-15,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雲林縣,雲科大.
  30. 林崇熙, 2011, 聚落保存的前瞻性價值觀, 大埔開場:-馬祖聚落保存新動力論壇, 2011/11/05-06, 連江縣文化局, 連江縣,東莒.
  31. 林崇熙, 2011, 古蹟保存的生命真實性:一個東莒的緣份, 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1/10/29-30, 連江縣文化局, 連江縣民俗文物館.
  32. 林崇熙, 2011, 負責任:環評科技知識的信任建構, 第三屆台灣STS學會年會, 2011/05/21-22,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台北市,陽明大學.
  33. 林崇熙, 2011, 科學傳播渴望倫理, 2011年海峽兩岸科學傳播論壇, 2011/03/21-22, 中國科協, 北京.
  34. 林崇熙, 2010, 文化資產渴望公共性, 2010年文化資產保存利用與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13屆), 2010/10/30-31, 中國科技大學, 台北市.
  35. 林崇熙, 2010, 文化物種演化下的異質地誌─馬祖作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經營, 2010馬祖研究學術論文發表會, 2010/10/02, 連江縣政府, 連江縣.
  36. 林崇熙, 2010, 公共性─公民素養的實踐機制, 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工作坊, 2010/09/29, 成功大學, 台南市.
  37. 林崇熙, 2010, 土匪與科學家─影響科技社群發展的時代變遷, 第四屆民間科技會議, 2010/09/25, 成功大學, 台南市.
  38. 林崇熙, 2010, 迷霧中的文化產業, 2010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2010/01/09-10, 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台南市,成功大學.
  39. 林崇熙, 2009, 文化資產作為一種科學─文化資產學芻議, 2009年文化資產研討會-從世界遺產觀點探討產業文化資產之保存, 2009/09/17-18, 文建會, 台中市.
  40. 林崇熙, 2009, 為何科技專業教育教不出優良人才─論科技專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普研討會, 2009/08/26-30,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福建漳州市.
  41. Lin, Chung-hsi, 2009, The Gray Safety, The Third EA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Conference—Tradition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 2009/06/19-20, EA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aipei, Yang Ming University.
  42. Lin, Chung-hsi, 2009, Preserving Memory or Creating Memory: The Paradox of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Material Menory and Cultrual Heritage: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s International Forum, 2009/04/03,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43. 林崇熙, 2009, 地方文化產業、知識經濟與文化系統性, 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 2009/03/06-08, 南投縣,暨南大學.
  44. 林崇熙, 2008,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的智慧再生產, 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工作坊, 2008/09/24, 雲林縣.
  45. 林崇熙, 2007, 無形文化資產的哲學與美學, 「2007年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坊」, 2007/11/22-24, 宜蘭縣羅東鎮.
  46. 林崇熙, 2007, 揭露的緊張:科學展示的想像與神話學, 科技與展示工作坊, 2007/11/03, 高雄市.
  47. 林崇熙, 2007, 雲林意識的形成:一個多元辯證的地方感, 第六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7/10/06-07, 斗六市.
  48. 林崇熙, 2006, 文化資產的價值營造, 曹公圳流域文化資產特色調查成果與活化研討會, 2006/11/05, 高雄縣鳳山市.
  49. 林崇熙, 2006, 文化資產詮釋的政治性格與公共論壇化, 文建會「文化資產詮釋─文化景觀與工業遺址之新趨勢國際研討會」, 2006/09/25,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50. 林崇熙, 2006, 多元後殖民的戰後台灣:從拼裝車看台灣的處境, 台灣歷史學會「台灣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6/05/29-30, 台北.
  51. 林崇熙, 2006, 文化雲林:一個文化動力學的觀點, 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第五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6/04/29, 雲林.
  52. 林崇熙, 2005, 殖民經濟的現代性與現代經濟的後殖民性, 桃園縣政府「桃園神社─殖民歷史文化館回溯、反省與再現研討會」, 2005/09/09, 桃園.
  53. 林崇熙, 2005, 文明的退步與文化資產的進步性,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5年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學術研討會」, 2005/05/06, 斗六.
  54. 林崇熙, 2005, 文化物種與文化多樣性─一個文化資產保存的行動基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遺址再利用國外案例探索」工作坊, 2005/04/21, 斗六.
  55. 林崇熙, 2004, 新時代趨勢中的未來糖廠:新文化、新產業、與文化資產的相互共生, 文建會與台糖公司「2004糖業鐵道論壇─糖鐵再生研討會」, 2004/12/17, 新營.
  56. 林崇熙, 2004, 正在消逝與形成的產業文化資產,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現代考工記」研討會, 2004/06/05, 高雄.
  57. 林崇熙, 2004, 檳榔、知識與社會正義的辯, 台灣鄉村社會學會「空間不平等與社會包容學術研討會」, 2004/04/30, 台北.
  58. 林崇熙, 2003, Pictures as Imagination,Realities,and Imagined Realities in STS: the cases of cannibalized vehicles,hepatitis B,and areca quit in Taiwan, presented in Exporing East Asia STS Conference, 2003/10/04-05, Taipei.
  59. 林崇熙, 2003, 異時空的地方知識辯證─從潭南協力造屋談起,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屋之省思研討會」, 2003/09/20, 高雄.
  60. 林崇熙, 2003, 技術的詮釋彈性──一個技術哲學的政治面向, 中央研究院「邏輯、方法論、與科學哲學學術研討會」, 2003/06/21, 台北.
  61. 林崇熙, 2002, 雲林的後現代產業──異時空的咖啡, 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暨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第二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2/11/02-03, 斗六.
  62. 林崇熙, 2002, 多元技術與居民參與──邁向民主的科技社會, 第十三屆水利工程研討會, 2002/07/31, 斗六.
  63. 林崇熙, 2002, 實做、人文教育、與關鍵能力,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九十一年度技專校院教師統整性教學課程研討會」, 2002/06/12, 斗六.
  64. 林崇熙, 2002, 雙元技術──拼裝車的技術內涵,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技、醫療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2002/03/21-22, 高雄.
  65. 林崇熙, 2001, 聯盟,老街,全球化─新世紀地方文化經營, 台灣文化基金會「2001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 2001/09/01-02, 高雄.
  66. 林崇熙, 2001, 雲林再現, 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第1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1/07/07-08, 斗六.
  67. 林崇熙, 2001, 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 2001/03/10-11, 斗六.
  68. 林崇熙, 2000, 邊界與游移─文化資產保存體系與人才培育的再思考, 雲林: 雲林科技大學「921震災週年紀念─文化資產的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 2000/12/19-21.
  69. 林崇熙, 2000, 文化撰造與歷史想像─雲林縣文化活動的歷史分析(1980-2000), 嘉義: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南臺灣鄉土文化研討會」, 2000/09/05-06.
  70. 林崇熙, 2000, 科學的政治經濟, 台東師範學院「科學與人文」學術研討會, 2000/05/18-20, 台東.
  71. 林崇熙, 2000, 雙文化人: 從考掘科學知識的社會性格出發, 中正大學哲學系「第7次張昭鼎紀念研討會─科學的人文面向探索」, 2000/04/29-30, 台中(陽明大學).
  72. 林崇熙, 1999, 技術與政治的交會─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 高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台灣科技史與博物館蒐藏學術研討會」.
  73. 林崇熙, 1999, 未來的撰造與再現─臺灣生物技術發展論述的文化史分析, 高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臺灣產業技術發展史研究」研討會, 1999/12/28-29.
  74. LIN, Chung-his, 1999, Technology of Power / Knowledge and Forms of Life in Colonial Taiwa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resented at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1999/08/23-27.
  75. 林崇熙, 1998, 社會變遷下的歷史建築-以雲林縣為例, 1998 年度中日住宅空間計畫教育研討會, 雲林.
  76. 林崇熙, 1998, 生物學原則的市區改正, 醫學,殖民與社會變遷國際研討會, 台北.
  77. 林崇熙, 1997, 常態科學的政治經濟學, 孔恩 (Thomas S. Kuhn) 紀念小型學術研討會, 台中.
  78. 林崇熙, 1997, 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分析, 醫療與中國社會研討會, 台北.
  79. 林崇熙, 1996, 反常識的多元化, 第 3 屆通識教育教師研習營: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的交流.
  80. 林崇熙, 1996, AIDS,軍人干政,與B型肝炎疫苗: 科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建構, 第 4 屆科學史研討會, 台北.
  81. 林崇熙, 傅大為, 1995, 歷史中的台灣科學-關於台灣科學史研究的一些回顧與幾點檢討, 五十年來台灣的歷史研究之回顧研討會, 台中.
  82. 林崇熙, 1995, 台灣大型科學發展策略的回顧, 第 3 屆民間科技研討會, 台北.
  83. 林崇熙, 1993, 台灣 B 型肝炎疫苗試驗的政治性: 一個科學史的考察, 台灣醫學史研討會, 台北.
  84. 林崇熙, 1991, 台灣「長科會」綱領形成之歷史背景研究, 第 2 屆科學史研討會, 台北.
三、專書及專書論文
  1. 林崇熙, 2023, 博物館文化民主, 博物館公共參與何以如此困難?,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市, pp.2-27.
  2. 林崇熙, 2023, 「協商劇場」在北美館:藝術、科技與公共參與的五場教學實驗, 博物館之為協商劇場:一個在地知識觀點,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新竹市, pp.200-202.
  3. 林崇熙, 2022, 不一樣的學校:深入地方的教與學設計, 「地方」辯證中的社區大學:一個知識論芻議, 開學文化, 台北市, pp.175-188. (ISBN:978-626-96446-4-3)
  4. 林崇熙, 2022, 大學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從發展史到認識論, 如何在地, 萬卷樓圖書公司, 台北市, pp.441-471.
  5. 林崇熙, 2020, 大學創新教學這樣做, 雲科大通識教育革新, 五南, 台北市, pp.35-52. (ISBN:978-957-763-995-0)
  6. Sinite Yu, Chung-hsi Lin, Hsiaoen Wu, Wenyao Hsu and Yu-Chuan Chang, 2020,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Water Heritage, How Citizens Reshaped a Plan for an Aerotropolis and Preserved the Water Heritage System of the Taoyuan Tableland, Springer Open, Switzerland, pp. 173-189.
  7. 林崇熙, 2016, 進擊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典型困境與非典型因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 pp. 136-147.
  8. 林崇熙, 2016, 台法乾杯 百年香醇, 酒、酒文化、酒文化產業,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市, pp.29-36.
  9. 林崇熙, 2015, 大學新5功:台灣當代高教奮鬥與轉型的在地實驗, 大學教育的後現代辯證, 教育部, 台北市, pp.46-60. (ISBN:978-986-04-5183-2)
  10. 林崇熙, 2014, 科技 社會 人2:STS跨領域新挑戰, 以廣納式社會系統來建構新產業, 交大出版社, 新竹市, pp.200-205.
  11. 林崇熙, 2014, 課的反身, 公民素養理念:一個反身式實踐, 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台南市, pp.14-31. (ISBN:978-986-04-0304-6)
  12. 林崇熙, 王國偉, 2013, 進化:產業文化資產階段再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市. (ISBN:978-986-03-9973-8)
  13. 林崇熙, 2013, 鐘聲密碼:校園文化資產首部曲, 大學的文化厚度在校園文化資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市, pp.10-19. (ISBN:978-986-03-8993-7)
  14. 林崇熙, 2013, 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建築遺產再利用研討會論文集及案例彙編, 後聚落保存渴望社會創新:一個文化生態觀點, 文物出版社, 北京市, pp.420-429. (ISBN:978-7-5010-3782-7)
  15. 林崇熙, 2013, 大學轉骨方2, 需要覺醒的大學:以社會創新跨越成功的死亡陷阱,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台南市, pp.9-30.
  16. 林崇熙, 2013, 大學轉骨方, 公民素養與核心能力的辯證,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台南市, pp.73-84.
  17. 林崇熙, 2011, 2011馬祖研究: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 古蹟保存的生命真實性─一個東莒的緣份, 福建省連江縣政府, 連江縣, pp.1-18. (ISBN:978-986-03-0144-1)
  18. 林崇熙, 廖世冠, 劉明俊, 蔡金鼎, 2011, 一個雲雨飄盪的歲月:雲林蘇家傳記, 玉山社, 台北. (ISBN:978-986-294-011-2)
  19. 林崇熙, 2011, 科學傳播現況與發展報告彙編, 科學傳播渴望倫理, 世新大學, 台北市, pp.255-264. (ISBN:978-986-6060-05-2)
  20. 林崇熙, 2011, 在地的花蕊:淡水社區大學創校10週年紀念文集, 社區大學的天命:對淡水社大的期望, 淡水社區大學, 新北市, pp.42-56.
  21. 林崇熙, 2010, 帝國邊緣, 科技、風險與現代性, 群學, 台北市, pp.477-508.
  22. 林崇熙, 2010, 2010馬祖研究:世界遺產與地方保存, 文化物種演化下的異質地誌─談馬祖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經營, 連江縣政府, 福建省連江縣, pp.45-71.
  23. 林崇熙, 2009, 跨域建構‧博物館學, 國立台灣博物館, 台北市.
  24. 林崇熙, 2009, 2005-2008台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漢人濫捕飛魚,成為蘭嶼新惡靈,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市, pp.11.
  25. 林崇熙, 2009, 台灣歷史文化場域的新體驗,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願景想像,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市, pp.41-50.
  26. 林崇熙, 2009, 日本區域性文化資產, 博物館經營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的積極性,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市, pp.53-68.
  27. 林崇熙, 2009, 2008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阿里山森林鐵路三合一BOT案爭議,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市, p.10.
  28. 林崇熙, 2009, 台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劃, 國立台灣博物館, 台北市, pp.1-403. (ISBN:978-986-01-7942-2)
  29. 林崇熙, 2009, 科技渴望參與, 科技就是風險, 群學, 台北, pp.127-132.
  30. 林崇熙, 2008, 喜新‧戀舊─創造產業文化資產新價值, 產業文化資產的智慧再生產,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 pp.14-35. (ISBN:978-986-01-6351-3)
  31. 林崇熙, 2008, 世紀台博‧近代台灣, 誰的博物館─台灣博物館勇敢向前行, 國立台灣博物館, 台北市, pp.106-123.
  32. 林崇熙, 2008, 文化資產的誕生─舊空間再利用調查與評鑑手冊,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台中市.
  33. 林崇熙, 2008, 醫療與社會共舞, 從免洗餐具的誕生看台灣醫學知識的社會建構性, 群學, 台北市, pp.118-125.
  34. 林崇熙, 2007,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論集, 在地觀點的文化資產保存─兼論地方文史工作室的角色, 學苑出版社, 北京, pp.235-252.
  35. 林崇熙, 2007,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多處古蹟遭人污損, 文建會, 台北, p.7.
  36. 林崇熙, 2006, 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樂生療養院及嘉義出張所案例分析,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北, pp.340-341.
  37. 林崇熙, 2006, 清代台灣古圳─曹公圳採訪錄, 文化資產的價值營造, 鳳山赤邑工作室, 高雄, pp.14-32.
  38. 林崇熙, 2006, 廢墟的再生─工業遺址再利用國外案例探索, 虛實之間的產業文化資產, 文建會, 臺北, pp. 48-57. (ISBN:986-00-4546-1)
  39. 林崇熙, 2006, 《一步一腳印的啟示》, 〈在地觀點的文化資產保存─兼論地方文史工作室的角色〉, 文建會, 台北, pp.99-107.
  40. 林崇熙, 2006, 《家鄉守護行動的開始》, 〈邊界與游移──文化資產保存體系與人才培育的再思考〉, 文建會, 台北, pp.39-56.
  41. 林崇熙, 2004, 文建會「發現咱的寶貝」, 產業文化資產評估調查與活用, 文建會出版, pp. 64-79. (ISBN:986-00-0079-4)
  42. 林崇熙, 2004, 現代考工記, 正在消逝與形成的產業文化資產,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 高雄, pp. 18-28. (ISBN:957-01-9328-1)
  43. 林崇熙, 2004, 揭開昨日工業的面紗─工業遺址的保存與再造, 另類的車輛工業─嘉南平原上拼裝車技術生態的過去與未來,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 pp. 120-131. (ISBN:957-01-9329-8)
  44. 林崇熙, 2004, 產業文化資產清查操作參考手冊, 新資產化與多元審議─產業文化資產調查的概念與方法, 文建會, 台北市, pp.258-266.
  45. 林崇熙, 2002, 老街新生社區再造, 雲林縣文化局出版. (ISBN:957-01-3871-8)
  46. 林崇熙, 2001, 孔恩:評論集, 常態科學的政治經濟學, 巨流, 台北, pp.135-162.
  47. 林崇熙, 200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地區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觀摩體驗營成果專輯, 從文化中心到文化局, 雲林縣文化局, 雲林, pp. 25-29.
  48. 林崇熙, 1997, 雲林縣發展史, 經濟產業, 雲林縣政府, 雲林, pp.1-253.
  49. Lin, Chunghsi, 1994, The Politics of Scientific Practice in Taiwan: The Hepatitis B Control Program.
  50. 林崇熙, 1989, 台灣科技政策的歷史研究 (1945-1983年).
四、技術報告
  1. 林崇熙, 2014, 科技風險溝通的公民科學素養─對環境影響評估的STS考察─總計畫, 科技部, NSC 102-2627-S-224-003-. (執行期間: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2. 林崇熙, 2014, 負責任的知識—對環境影響評估知識生產的STS考察─子計畫一, 科技部, NSC 102-2627-S-224-002-. (執行期間: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3. 林崇熙, 2010, 工藝設計館文化資產展示資料建置計畫,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執行期間:2010年7月16日至2010年11月30日)
  4. 林崇熙, 2009, 工藝設計館文化資產價值研究, 國立工藝研究所. (執行期間: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1日)
  5. 林崇熙, 2008, 石化產業口述歷史訪談,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執行期間:2008年04月0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6. 林崇熙, 2008,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計畫中長程規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執行期間: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7. 林崇熙, 2008, 新竹縣文化資產發展策略規劃, 新竹縣政府. (執行期間: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
  8. 林崇熙, 2007, 「大中至正」、「中正紀念堂」牌匾保存計畫規劃, 台灣民主紀念館. (執行期間:2007年12月24日至2007年12月31日)
  9. 林崇熙, 2007, 台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劃, 國立台灣博物館. (執行期間: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10. 王嵩山, 林崇熙, 2007, 阿里山文化景觀普查, 嘉義縣政府. (執行期間: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
  11. 林崇熙, 2007, 台灣石化產業歷史考察與文物史料調查,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執行期間: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12. 王玉豐, 林崇熙, 2007, 文化性資產再生媒合機制規劃, 文建會. (執行期間: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13. 王玉豐, 林崇熙, 2007, 台灣高鐵公司燕巢庫房評估建置文物典藏空間計畫,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期間: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
  14. 林崇熙, 2006, 台灣藝術、設計與建築展演中心舊空間與設施再利用評估計畫, 文建會. (執行期間:2006年4月20日至2006年11月20日)
  15. 林崇熙, 2005, 科技文物研究方法論的建立, 技術移轉或授權,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16. 林崇熙, 2005, 台灣工業史蹟館製鞋產業物件徵集計畫, 技術移轉或授權,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17. 林崇熙, 2004, 科學知識的政治經濟學─對檳榔的歷史社會考察(2/2), NSC 92-2420-H-224-003, 技術移轉或授權.
  18. 林崇熙, 2004, 多元觀點的度量衡展示規劃,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技術移轉或授權.
  19. 林崇熙, 2003, 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文化資產清查, 文建會, 技術移轉或授權.
  20. 林崇熙, 2003, 科學知識的政治經濟學─對檳榔的歷史社會考察(1/2), NSC 91-2420-H-224-001, 技術移轉或授權.
  21. 林崇熙, 2003, 度量衡的知識與權力,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 技術移轉或授權.
  22. 林崇熙, 2003,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製藥廠產業文化資產清查, 文建會, 技術移轉或授權.
  23. 林崇熙, 2003,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斗六欣欣食品工廠產業文化資產清查, 文建會, 技術移轉或授權.
  24. 范燕秋&林崇熙, 2002, 台北市社區文史工作室調查計畫,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技術移轉或授權.
  25. 林崇熙, 黃俊夫, 王玉豐, 2002, 科技博物館作為STS的再現與公共論壇, 教育部, 技術移轉或授權.
  26. 林崇熙, 2002, 南投縣鹿谷鄉清水溝流域圈的再生與永續研究──子計畫四:永續造史下的流域博物館營造, NSC 90-2621-Z-224-003, 技術移轉或授權.
  27. 林崇熙, 2001, 南投縣鹿谷鄉清水溝流域圈的再生與永續研究─子計畫四: 社區21世紀議程為主軸的永續造史, NSC 89-262 1-Z-224-003, 技術移轉或授權.
  28. 林崇熙, 2001, 文理基礎課程在高等技職人才專業實務能力培育中之輔助性功能研究─科技大學人文課程之輔助性功能研究, NSC 89-2511-S-224-005, 技術移轉或授權.
  29. 林崇熙, 陳三郎, 2000, 雲林縣藝文資源調查作業─濱海各鄉鎮信仰節俗類調查計畫, 雲林: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0. 林崇熙, 2000, 文理基礎課程在高等技職人才專業實務能力培育中之輔助性功能研究─科技大學人文課程之輔助性功能研究, 國科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1. 張文雄, 林尚平, 林崇熙, 連萬福, 1999, 「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之規劃」第23計畫─科技校院課程修訂規劃, 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技術移轉或授權.
  32. 林崇熙, 劉銓芝, 林廷隆, 蘇明修, 陳三郎, 1999, 創造城鄉新風貌─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街區再造計畫, 雲林: 斗六市公所, 技術移轉或授權.
  33. 林崇熙, 劉銓芝, 林廷隆, 陳三郎, 1999, 雲林縣虎尾鎮布袋戲展示主題館規劃, 雲林: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4. 林崇熙, 1998, 歷史性測量儀器之典藏研究, 高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技術移轉或授權.
  35. 林崇熙, 1998, 歷史性測量儀器之典藏研究, 技術移轉或授權, 科技博物, 2:5,pp. 46-67.
  36. 林崇熙, 1998, 雲林縣社區總體營造社區資源蒐集調查建立計畫-大埤鄉怡然村暨北港鎮義民社區個案研究, 雲林: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7. 林崇熙, 劉銓芝, 陳三郎, 1997, 雲林縣藝文資源現況調查第2期: 雲林縣史蹟調查報告, 雲林: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8. 林佳正, 林崇熙, 1997, 彰化縣86年度社區總體營造研究專輯, 彰化: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39. 林崇熙, 陳三郎, 1996, 雲林縣藝文人才資源現況調查: 表演藝術類及造形藝術類的空間論述與政治經濟分析, 雲林: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技術移轉或授權.
  40. 林崇熙, 1996, 科技文物典藏研究的歷史參考架構, 高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籌備處, 技術移轉或授權.
五、其他論著
  1. 林崇熙, 2023, 終身學習下的博物館科普, 全國科普論壇論文彙編, pp.7-10.
  2. 林崇熙, 2021, 文化共構下的新時代國家考試發展, 《國家人力資源論壇》, No.10.
  3. 林崇熙, 2021, 地方文化館與地方創生:共創增生, 台北市立圖書館終身微學習資訊站, No.25, pp.5-7.
  4. 林崇熙, 2020, 博物館渴望公眾參與及當代視野, 博物館簡訊, No.92, pp.6-9.
  5. 林崇熙, 2016, 技職體系通識教育的新大道, 通識在線, Vol. 65, pp.11-13.
  6. 林崇熙, 2014, 通識教育渴望超越:以自我消融來創造大學革新, 通識在線, No.53, pp.9-10.
  7. 林崇熙, 2013, 掙脫後殖民情境: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開端,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網站.
  8. 林崇熙, 2012, 故宮員工涉嫌重製重要文物影像檔私售牟利, 2011年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pp.8.
  9. 林崇熙, 2012, 剝皮寮老街簡介, 2011年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pp.1063.
  10. 林崇熙, 2012, 雲林西螺東市場簡介, 2011年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 pp.1056.
  11. 林崇熙, 2012, 重新思考大學的意義與困境: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Vol.14, No.1, pp.9-14.
  12. 林崇熙, 2012, 奈何以卅年前的思考格局來面對現在與未來?─中科四期評議, 科技報導, No.366, pp.2-6.
  13. 林崇熙, 2012, 學問,就是學著發問:談問題意識與課程發想, 教育部101年度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規劃與設計工作坊學習寶典, pp.101-111.
  14. 林崇熙, 2012, 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與大學教育, 教育部101年度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規劃與設計工作坊學習寶典, pp.11-33.
  15. 林崇熙, 2012, 一個轉譯式新生命的開展:後生產情境的產業遺產保存, 世界遺產, No.17, pp.68-75.
  16. 林崇熙, 2012, 森林渴望博物館, 林業研究專訊, Vol.19, No.5, pp.9-12.
  17. 林崇熙, 2012, 新文化生態系統行動綱領, 文化資產電子報, No.10, pp.2-12.
  18. 林崇熙, 2012, 面向未來的文化資產, 2011馬祖文化年鑑, pp.18-23.
  19. 林崇熙, 2012, 台灣需要科技公民社會, 科技報導, No.362, pp.21-23.
  20. 林崇熙, 2011, 公民素養理念:一種反身式實踐, 教育部100年度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與教學技能工作坊學習寶典, pp.19-34.
  21. 林崇熙, 2011, 新文化生態系統性: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的核心價值, 文化資產月刊, No.4, pp.2-6.
  22. 林崇熙, 2011, 民俗、漫畫與博物館, 博聞電子報, No.7.
  23. 林崇熙, 2011, 台灣的工業殖民主義, 科技報導, No.350, pp.11-13.
  24. 林崇熙, 2010, 通識課程的誕生─談通識課程要素, 教育部99年度通識教育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 pp.9-25.
  25. 林崇熙, 2010, 我們怎們看待老聚落?,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26. 林崇熙, 2010, 從申列世界遺產見證嘉南大圳的水利成就, 台灣學通訊, No.39, pp.2-3.
  27. 林崇熙, 2010, 為何科技專業教育教不出優良人才─論科技專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科技報導, No.337, pp.19-23.
  28. 林崇熙, 2009, 文化資產保存需要文化理念, 「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網」.
  29. 林崇熙, 2009, 重新思考通識教育, 教育部98年度通識課程教師工作坊學習寶典, pp.29-50.
  30. 林崇熙, 2009, 專業教育為何教不出好的專業人才, 扶輪, pp.64-65.
  31. 林崇熙, 2007, 落實於社區的社區大學課程, 清談之外, No.5, pp.4.
  32. 林崇熙, 2005, 科技文物保存的意義, 科技報導, No. 286, pp. 2-4, 技術移轉或授權.
  33. 林崇熙, 2005, 文化、價值觀、與斗六的交通, 環保資訊月刊, No. 91, 技術移轉或授權.
  34. 林崇熙, 2004, 沈默的創意, 科學人, Vol. 31, pp. 28, 技術移轉或授權.
  35. 林崇熙, 2003, 我們相信怎樣的知識?.科學人, Vol. 18, pp. 24.
  36. 林崇熙, 2001, 評丘宏義《吳大猷》 (台北: 智庫), 《中國時報》開卷週報.
  37. 林崇熙, 2000, 競爭力的泉源─從性別的議題出發, 公訓報導, Vol. 95, pp. 34-35.
  38. 林崇熙, 2000, 評《高級迷信》(台北:新新聞), 誠品好讀.
  39. 林崇熙, 1999, 文化再造雲林, 螺陽風土情, Vol. 26, pp. 1-3.
  40. 林崇熙, 1999, 評楊玉齡,羅時成《肝炎聖戰》, 天下文化,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北.
  41. 林崇熙, 1998, 從革命到被革命, 當代, Vol. 126, pp. 18-33.
  42. 林崇熙, 1998, 常態科學的政治經濟學, 當代, Vol. 132, pp. 46-61.
  43. 林崇熙, 1998, 分類,數字,與產業結構, 科技報導, Vol. 200, pp. 5-8.
  44. 林崇熙, 1998, 評陳文盛《線索》, 天下文化,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北.
  45. 林崇熙, 1998, 評戴瓦.梭貝爾著,范昱峰,劉鐵虎譯《尋找地球刻度的人》, 時報,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北.
  46. 林崇熙, 1997, 格列佛式的科技島, 科技報導, Vol. 187, pp. 2-7.
  47. 林崇熙, 1997, 科學的性別性格, 科技報導, Vol. 183, pp. 18-20.
  48. 林崇熙, 1997, 評許靖華《孤獨與追尋》, 天下文化,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北.
  49. 林崇熙, 1996, 省時省力的技術進步如何加重媽媽的負擔, 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 Vol. 37, pp. 6-8.
  50. 林崇熙, 1996, 在誰的理性下對話?, 科技報導, Vol. 178, pp. 5-8.
  51. 林崇熙, 1996, 另類科學教育, 科技報導, Vol. 180, pp. 2-3.
  52. 林崇熙, 1996, 評江才健《吳建雄傳》, 天下文化,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北.
  53. 林崇熙, 1995, 台灣光復初期的衛生狀況-一些外省人的看法, 醫望雜誌, Vol. 6, pp. 17-19.
  54. 林崇熙, 1995, 台灣大型科學發展策略的回顧, 科技報導, Vol. 163, pp. 12-15.
  55. 林崇熙, 1993, 從B型肝炎防治早期歷史來看科技顧問組功能問題, 科技報導, Vol. 139, 140, pp. 15-19, 21 - 25.
  56. 林崇熙, 1993, 台灣科學用人造衛星計畫早期大辯論, 科技報導, Vol. 141, pp. 20-28.
  57. 林崇熙, 1991, 在科技理性與決策權力下,誰有權決定核能電廠的興建, 當代, Vol. 63, pp. 115-119.
  58. 林崇熙, 傅大為, 1988, 近代科學的興起-以天文學論述系統的轉變為例, 歷史月刊, Vol. 6, pp. 97-105.
  59. 林崇熙, 1988, 從台灣的機械期刊論科學與技術間的結構與矛盾, 科學月刊, Vol. 19, No. 11, pp. 823-828.
 
讀取 pdf 檔請安裝 Adobe Reader (下載點) 本系統請使用瀏覽器IE 6.0以上版本
 

SSO單一入口網 SSO ∣ YunTech雲科大首頁 YunTech Home ∣ mail諮詢信箱 Mail ∣ Home首頁 Home ∣ Reg帳號註冊 Registerlogon登入 Login